找到相关内容10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生命力

    语言、行为中实际运作起来,而不断地提升生命的品质与价值。 伤害生命力最厉害的莫过于“五盖”:贪欲、嗔恚、昏沉、躁动不安、狐疑;这些是苦恼的根源,不管它们来得慢条斯理或来势汹汹,终归都是在侵蚀、吞噬人的生命力。经过对自己心思一秒一秒的专注观察一段长时间后,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有几分蠢蠢欲动的贪欲、嗔恚,有几分心力不集中、焦虑、悔恨、追恋、懒散、白日梦、性幻想、情绪高低潮,这些都在消磨时间,白耗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052806.html
  • 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

    有好有坏,有大有小,例如布施,布施多,多功德,布施少,少功德,故一切都有分别。身修则有不杀不盗不邪淫;口修则有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;意修则不贪欲、不嗔恚、不邪见。身口意的修行,当然各各有别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320192204.html
  • 临终者将要往生人天善道的症兆

    现前。  五、无诸臭秽。  六、鼻梁不歪斜。  七、心无嗔恚和怨怒。  八、对于家中的财宝、妻子眷属,心不产生爱恋。  九、眼色清净。  十、仰面、含笑、想念天宫当来迎接我。(守护国界...

    陈柏达居士 著

    |临终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63755861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学佛者如何透视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转贪嗔痴成戒定慧?

    是对治贪、定是对治嗔、慧是对治痴。戒律令三业清净,了知五蕴皆空,使心不生贪欲,则戒律成就;禅定对治嗔恚,当知禅定(梵语dhyana)与嗔恚(梵语pratigha)皆无自性,心地之火焰当下成红莲,则禅定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65312535.html
  • 苦的根本

    鸽子接著说∶「世间要以淫欲最苦,当色欲炽盛时,一点顾忌也没有。亡身失命,无一不是淫欲之害。」 毒蛇听後,感慨似地说道∶「世间上要以嗔恚最苦,当一念嗔心生起,理智就被蒙蔽。亲疏不分,好坏不论,能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345016502.html
  •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

      那天在同净兰若,会长继兴法师语重心长地说:   社会上一般社团,成员之间彼此意见不合之事常有所闻。美佛会这个大家庭的成员,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圣者,人难免有失焦失误之时,此时指责、漫骂唯有加深缝隙,于事无补,唯有给予安慰与鼓励,以鼓励代替责难,以慈悲代替嗔恚,在家居士如此,出家僧众亦复如是──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。   要如何做到呢?   说好话:言语是祸福之门,口业最易犯,功德也最容易...

    Editor

    |口业|善知识|三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1374331763.html
  • 礼拜35佛的功德(三)[高清晰图]

    北方威德俱世界之无量掬光佛,身红色,结说法印。顶礼此佛可消除破坏佛塔之罪障。 南无光德佛   东北方不空义世界之光德佛,身蓝色,结说法印,顶礼此佛可消除以嗔恚所起之罪障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35佛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12113731871.html
  • 说“舍”

    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,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”持戒的目的是为了“见道’,而要“见道”又必须“舍爱欲”,归根结蒂还是在于一个“舍”字。修行中的“忍辱”是为了调服人的嗔恚的,人们由于嗔恚而往往失去理智,干出一些连自己也认为是愚蠢的事来。那么,人们的嗔忿又源于何处呢?说穿了还是与爱欲紧密相关,因为人的嗔恚所生,往往是由于有人损害了他个人的利益或人格尊严。而要忍辱,光靠人的理智来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5153681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行十善所感种种庄严

    能够做到不贪欲,即可感得信解坚固、具大威力庄严; 能够做到不嗔恚,即可感得得无碍智、诸根严好庄严; 能够做到不邪见,即可感得生正见家、具菩提心庄严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1554371.html
  • 人为什么烦恼

    就是不明理,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,就是贪嗔痴慢疑;有了无明,就有贪欲、嗔恚、骄傲、疑惑等烦恼,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。有句话说∶“宁与聪明人打架,不与无明人讲话。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,好话、善言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00478999.html